【党建信息分享】禅城区智城社区党总支部书记陈胜杜:以“红色引擎”创新社区治理 | 学习身边榜样 争当改革先锋

秋时节,岭南大地,改革风正劲。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以问题为导向,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,亮出“六个着眼”改革作战图,再次吹响全市上下锚定走在前列目标、争当改革开放示范的号角。

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,在深入实施南粤党员先锋工程中进一步健全党员先进典型发掘培养、选树宣传、教育管理全链条机制,10月14日起,由市委组织部指导,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策划推出《学习身边榜样争当改革先锋》专栏,宣传推介全市各领域在落实全面深化改革任务中实绩突出、具有较强引领示范作用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,激励广大党员立足岗位履职尽责,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佛山实践中勇挑大梁,争当改革先锋。敬请垂注。  


社区虽小,但连着千家万户。作为直面群众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社区工作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,把服务做深做细做到位。“在社区工作,我认为最重要是写好一个‘公’字,凡事尽力做到公平、公正、公开。”在禅城区张槎街道智城社区,社区党总支部书记陈胜杜以党建引领为抓手,顺利推动下辖4个小区先后成立党支部,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,指导居民、物业共同协商,携手解决各种大小问题,成功探索出了一条社区自治善治的新模式。

2020年,智城社区党总支部获评为佛山市模范党支部;2021年获评为禅城区先进基层党组织;2024年获评为禅城区基层治理先进单位。

成立小区党支部

为居民发声

人口基数大且邻里陌生、治理主心骨缺失、社区服务单一、公共活动场地不足……成立于2017年10月的智城社区,是不折不扣的年轻社区,如何在一个机制、设施等尚未完善的新社区“白手起家”做好基层治理,成了萦绕在陈胜杜心头的一大难题。2020年到任智城社区党总支部书记的陈胜杜,当时已有12年村居治理工作经验,他敏锐地意识到必须把党建引领作为新社区治理的抓手,在各小区尽快成立支部。但苦于缺乏可参考的成功案例,陈胜杜很快碰到了瓶颈。“新社区最大的问题是居民关系疏离,除了物管公司,小区内没有任何的治理组织,‘怕得罪人’‘怕当出头鸟’的思想非常普遍。”陈胜杜回忆说。要牵住牛鼻子,先要找出领头雁。陈胜杜马上召开多场宣讲大会,向社区全体党员、居民做好政策宣贯,明确以“红色引擎”引领小区治理的重要性,并与党员同志逐个谈话,鼓励他们坚定信心站出来,在社区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。

陈胜杜根据市委《关于建立健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系的实施意见》和区里有关文件精神,结合社区实际,带领社区党总支制订了《智城社区关于推进物业小区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意见》(下面简称《实施意见》),大力推进物业住宅小区党支部建设,赋予了小区党支部监管物业公司等权力职责,进一步为小区支部的成立扫清障碍。智博丽海花园小区党支部,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立的。由于存在较多工程遗留问题、物业管理水平不高,智博丽海花园小区一直备受居民诟病。去年,该小区还面临解聘原物业公司和选聘新物业公司的转折时期,业主与原物业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张,经常爆发口角矛盾。陈胜杜当即带领小区党支部书记袁益生介入。
“当时对于这个新成立的支部,还是有点忐忑,不确定党员敢不敢、能不能担起责任,也不确定居民会不会支持。”令陈胜杜意外的是,智博丽海花园小区党支部书记带领支部党员主动作为,经常开会到半夜,多方面收集、整理居民建议,同时为确保物业服务不中断,小区党支部牵头组建了临时管理工作小组,自发承担起小区部分的物业管理服务。有着多年电气工程维修经验的袁益生,更是带头处理小区的水电维修工作。“作为一名35年党龄的老党员,越是困难关头,越是要站出来。”袁益生说。

目前,智博丽海花园小区不仅顺利完成了物业公司的更换,也妥善解决了绿化提升、小区亮化工程等反映强烈的老大难问题,居民一提起小区党支部,总是连连称赞。

创新治理模式

“一轴四化多融”

工作多年,陈胜杜依然保持空杯心态,“学习、思考、实践”是他经常挂在嘴边的关键词:向经验丰富的前辈学习治理经验,向工作优秀的同行学习治理案例,向老党员、居民学习沟通技巧,然后经过自我领悟、消化和具体操作,逐步形成一套可行有效的工作方式。比如在完善提升小区支部治理效能时,陈胜杜认为,“每个小区各有特点,小区治理不能生搬硬套。”经过多次走访观察,在入住率较低的“陌邻小区”中海凤凰熙岸,他建议可先组建各类兴趣社团或群团组织,从中发掘热心居民代表参与小区事务的讨论治理,逐步发展为小区治理骨干;而入住率较高、居民诉求繁杂但尚未组建业委会的悦海湾小区,陈胜杜则指导小区支部在前期代理部分业委会职责,对小区物管服务进行监管和兜底。“小区党支部在不同阶段应扮演相应的角色,且要严格遵守统一的工作机制,包括会议制度、议事协调机制等,既加强小区党支部与各类组织的沟通联系,也能提升小区自治水平。”陈胜杜说。这样由小区党支部、小区物业及小区自治组织(如业委会、业主代表团体等)三方组成的自治模式,被陈胜杜称为“铁三角”。得益于该模式的群策合力,一个个精管善治案例在智城社区相继诞生:悦海湾小区实现公共受益年收入从0元到50万元,分红以福利卡的方式惠及居民;智博丽海花园成为张槎街道个推行禁止电动车进入的小区,有效解决电动车停放乱象……社区内的两新党组织及企业代表也纷纷加入到共治体系,推出了一系列党建、民生实事,有效促进了党政社企群的深度融合和共同发展。

陈胜杜进一步将这种创新的社区治理方法,总结提炼为“一轴四化多融”社区工作法。“一轴”指以党建为互联纽带,构建社区大党建格局;“四化”指强化党组织在产业、城市、人居、文化四个核心板块的引领优势,通过党员的先锋示范作用,促进资源流动、成果转化,从而实现产业深化、城市美化、人居优化、文脉活化;“多融”则指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化治理新格局框架下,发挥多元治理主体之间的合力,为社区的创新发展打开空间,提供更多可能。

解决居民诉求

激活“造血”功能

智城社区居委会对面的读书驿站,是居民黎小姐周末最常打卡的地方。驿站一楼是24小时图书借阅区,二楼是明亮舒适的阅读空间,“朋友们都很羡慕我家楼下就有这么一个读书驿站,环境比很多书店、咖啡店还要好!”黎小姐自豪地说。这家读书驿站是智城社区盘活闲置用房的其中一个成功案例。“我一直相信,社区虽小,蕴含的力量却是巨大的,如何把这些力量释放出来,背后要靠党组织的引领引导。”陈胜杜说。以读书驿站为例,就是社区党总支以党建共建为纽带,探索出的“项目共建”模式。在得知居民的文化服务需求后,智城社区党总支的共建单位——广东广电网络佛山禅城分公司党总支主动承接读书驿站建设任务,出资30多万元把闲置用房翻修一新,并联系市图书馆提供书籍等资源,在驿站内实现图书的“通借通还”。目前该项目月均服务超2000人,每年开展绘本共读等活动约10场次。社区儿童活动中心则积极探索社区运营模式,力争“以社养社”。由社区党总支联合张槎街道妇联,统筹群团组织和社会资本等多方力量,引进第三方合作机构通过“整体委托、物业换服务”的方式,对闲置场地进行运营,为辖区居民提供免费或低偿的艺术、体育、科创等六大类20多门课程的培训服务,并承诺为居民每年组织不低于20场的免费公益活动。“有能力、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或组织,可优先免租使用我们的闲置用房,当他们建成开放后,我们会对服务质量和价格进行监管,这样政府能减少经费投入,居民也能获得高水平、普惠性的服务。”陈胜杜补充介绍说,为更好地向社会借智借力,近年他还带领社区党总支和辖区50多个党组织共同组建了“智慧新城示范片党委”,有效撬动了党内和社会资源投入到社区建设,快速补全了公共配套不足的难题。目前,智城社区原本近6000平方米的闲置用房已先后盘活了80%,其社区运营模式也被禅城区借鉴参考。

小区党支部建起来,治理有了领头雁,闲置资源盘活起来,社区实现可持续发展。陈胜杜认为,新时代的基层社会治理,必然是多元治理主体共同合作、持续发力的过程。展望未来,他将继续健全完善社区的党建引领治理体系,推进党建引领和善小区建设,强化党组织对小区管理的全覆盖引领、全链条指导和全方位监督,不断激发小区自治善治的积极性。同时以居民需求为导向,继续探索有效的良性运营机制,让社区服务更多地覆盖到助老助残、一老一小等领域,让居民住得舒心、住得开心、住得安心。

来源: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

More Articles & Posts